特点:
桥梁表面修补
●基层处理:在修补前应对混凝土表面的蜂窝、空洞进行处理,对已经生锈的钢筋进行除锈。
●钢筋防锈蚀处理:混凝土表层缺陷处理前应对钢筋进行除锈,缺陷处理后宜在修补范围及周边涂刷渗透型阻锈剂。
●修补混凝土表面缺陷的材料采用:混凝土、高强灌浆料、聚合物水泥砂浆、改性环氧砂浆等。结构裂缝处理
●裂缝修补胶的浆液要求:黏度小,渗透性、可灌性好。
●裂缝修补胶的浆液固化后收缩性要小,固化时间可调节,灌浆工艺简便,固化后不应遗留有害化学物质。
●桥梁混凝土裂缝处理应根据不同构件、不同部位、不同的裂缝形态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法、修补材料和修补顺序。
●采用表面封闭法处理裂缝时,应在裂缝表面处理后,用裂缝修补材料涂刷或用改性环氧胶泥适当加压刮抹。
●裂缝灌注采用自动低压渗注法或压力注浆法的施工工艺。
●压力注浆修补裂缝应根据浆液流动性选择注浆压力,一般为0.1~0.4MPa。
●竖向、斜向裂缝压力注浆应自下而上进行。桥梁主体构件补强加固
●加大截面加固:为保证新旧混凝土的整体性,新旧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进行剔凿处理,同时,可以采用植筋的方式可靠连接。
●粘贴钢板加固:要注意在运输过程中,不能使钢板发生变形。
●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:粘贴碳纤维黏结应力主要集中于端部,搭接部位应该避开构件应力最大的区域。
●体外预应力加固:一般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材料,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要避免损伤其表面防护层。
●改变结构体系加固:简支梁变连续梁的体系转换,有保持原支座(双支座)和更换支座两种方法。
●新旧结构连接可以采用植筋的方式,保证连接的可靠性,使新旧结构可以协同工作。
桥面板补强加固
●当桥面板破坏严重或由于桥面板荷载加大,需要对桥面板翻修或加厚,浇筑补强混凝土可采用干硬性混凝土、钢纤维混凝土或高强度灌浆料,减少新浇筑的混凝土层干缩,以提高补强效果。
●采用植筋方法设置锚固钢筋。
柱墩加固
●采用注浆法外包钢加固,注浆压力不应低于0.1MPa。灌浆后严禁再对型钢进行锤击、焊接。
●采用湿式外包型钢加固,型钢与构件之间可采用水泥砂浆填实。施焊钢板(缀条)时,应用夹具夹紧型钢。
●钢板应进行防锈涂装。
基础增大加固
●增大基础时,应将原基础存在的缺陷清理至密实部位,将结合面凿毛,按设计要求植筋,并与新增的钢筋骨架连成整体,确保新旧混凝土结合牢固。
●应采取措施保护原基础,使其不受基坑开挖、抽排水的影响。
●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后,应检测基底承载力,如达不到设计要求,应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。
承台增大截面
●应先处理原承台存在的缺陷。
●混凝土表面凿毛处理后,应冲洗干净,浇注混凝土前应保持湿润清洁。
●对原有钢筋进行除锈,并逐根分区分层进行焊接。